彈鋼琴看似好像一件簡單的事,但是有太多人彈奏鋼琴的手指姿勢不正確,這不僅此於小孩,甚至有許多大人在學琴的時候,也沒有注意。
但究竟會產生甚麼問題,這會導致音色不好,太小聲、簡單來說如果用不正確的彈奏方式在舞台上表演,或是開放式的空間,大概只有自己聽的到,台下的觀眾是聽不見的。
另外也會導致手指無力,聲音不清楚,全部都糊成一團,這無論在彈奏流行歌,還是古典樂,都是一樣的問題。
因此在此介紹一些正確彈奏鋼琴的手指姿勢。
首先要了解彈奏鋼琴的手,施力點共分成三個部分,分別是手指、手腕、手臂
今天先講述手指的動作,簡單來說就是「不彈鍵的手指,要離開琴鍵」
請看影片 這是右手
再來是左手
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彈奏的那個指頭是一定要下去觸碰到琴鍵的,但是其他沒有彈奏的指頭,將會抬起來,停留在空中
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在走路的時候,左腳踏地,右腳會離開地板,不會放在地板上 (這樣要怎麼走路.....)
因此彈琴的手指也如同走在琴鍵上的概念,有下去與抬起來的動作,才算完成,才有練習到。
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些老師說手指要用力地下去,但是如果沒有抬起來,怎麼用力地下去.... 因此抬起來是首要的動作
剛剛示範的是慢的動作,因此手指抬起來的動作較大,當速度夠快的時候,這抬起來的動作將會縮小,但是還是不能擺在琴鍵上,總之沒有工作的指頭,就是要在空中。
以下是速度快的情況下手指的姿勢
各位仍可以下載後,撥放速度放慢來看,絕對是手指抬起來的狀態。
總之如果手指沒有抬起來,全部擺在琴鍵上,那手指也沒有訓練到,這就是重點。
而至於常常聽到老師們提到手要呈現拱狀、或是手指要彎曲,這個沒有一定的答案,但是彈奏手指應該用指腹來接觸琴鍵,這是因為接觸面積越大,音色越好聽
因此我們常常聽到許多大師的音樂會,音色為何未那麼溫暖、或是悅耳,不尖銳,首先大師手指都胖胖的,再來大師本來就很會控制音色。
但首要條件就是接觸琴鍵的面積越大,音色越溫和。 (但這其實很抽象) 有點扯太遠。
然後手指的施力最主要當然就是快速音群,或是單音進行的時候會運用到,不管是流行歌的旋律線,還是古典的、浪漫時期的旋律線,都將會運用到手指的施力。
單音的進行以及旋律線就是長這樣
當然還有別的音型會動用到手指的施力,在此只是先提供基本原則
最後附上錯誤彈奏的樣子
下次再講述手腕以及手臂的正確施力方式唷~~
留言列表